8月3日,由山东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人口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简称“主动健康”重点专项)“高龄脊柱融合手术加速康复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济南召开。

山东省科技厅社发处处长王晓东表示,山东省高度重视营养健康领域创新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已构建起完善的创新平台和成果转化体系。山东省科技厅将持续支持项目研发与成果转化,期待项目早出、出好、出大成果。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党工委书记陈鑫指出,本项目聚焦高龄脊柱融合手术安全与加速康复的核心挑战,致力于构建全链条解决方案,是产学研医融合的生动实践。作为牵头单位,山东大学将整合资源,确保项目高标准、高效率实施,让成果惠及广大高龄患者。
项目负责人,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院长冯世庆从项目概要、项目任务分解及主要研究工作、项目组织管理机制、项目成果呈现形式及测试方法、项目预期标志性成果及项目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整体汇报。各课题负责人依次汇报了课题实施方案及进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教授侯树勋、首都医科大学教授曲爱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缪长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周谋望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教授海涌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预期成果创新性强,对于推进主动健康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并就聚焦实施方案细化、课题间协作攻关等方面提出指导性建议,希望项目团队进一步瞄准高龄患者脊柱融合手术加速康复需求,形成高龄脊柱融合术加速康复智慧化管理体系,推动国家健康战略的实施,提升高龄脊柱融合手术加速康复的质量和水平。
最后,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副院长余之刚表态发言,医院将充分发挥在脊柱外科和老年医学领域的临床与科研优势,从资源配置、团队建设、经费保障等维度全方位支持项目研究,确保高质量完成研究任务。
会议由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晶体材料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全芬,侯树勋教授共同主持。山东省科技厅、山东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项目团队成员40余人参加会议。

“高龄脊柱融合手术加速康复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项目由山东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浙江大学、湖南华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9家优势单位开展项目攻关,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其中国拨经费1000万元。拟建立全国大规模多中心数据库,构建高龄脊柱融合手术的并发症风险因素预警系统、个体化围术期加速康复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研制生物力学适配、矫治力系优化的新型智能脊柱矫形器,最终构建高龄脊柱融合术加速康复智慧化管理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应用示范。